创业致富

  “山村不富我不走”

  ——北京延庆大学生村官迟得双的创业故事

  刘志瑛 本网记者 芦晓春

  在北京延庆大学生村官创业授牌仪式上,迟得双(右)的野菜农庄被列为示范基地,获得授牌。

  8月5日,在北京延庆深山的一个小山村,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大学生村官自主创办的野菜农庄开业了,村民们喜笑颜开……

  迟得双,是刘斌堡乡的一名村官,村民们都亲切的叫他大迟。今年8月,他创办的野菜农庄在刘斌堡乡小观头正式开业了。开业当天,当地的乡亲们都纷纷赶来为他贺喜。在他们看来,野菜农庄的创办,不仅仅是大迟个人的发展,更为整个村子带来了活力和希望。

  2013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迟得双,来到刘斌堡乡观西沟村,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随着对当地情况的不断了解,他发现,这里的村民主要以大田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大多数年轻人都靠外出打工为生,低收入户占比很大。在工作之余,迟得双开始想着自己要为村里做些什么。那段时间,迟得双经常会在业余时间去田间地头挖野菜。他逐渐发现,生态自然是当地的特色,山野资源丰富,只是缺乏市场销售渠道。有一次,中央民族大学韩小兵老师去乡里探望他,两个人在挖野菜时,老师对他说,“你要真想干点儿事情,为何不结合山里的野菜发展一个产业,带动村民们致富呢?”老师的建议,一下子点燃了大迟的灵感。“农产品从地头到市场,缺的是纽带。我只需做好一个‘大自然的搬运工’!”

  有了初步设想,迟得双马上行动。经2015年考察研究,他瞄准了土特产高端市场。2016年,他成立了公司注册了商标品牌“野菜小王子”,开启了创业之路。由于刘斌堡盛产蒲公英,2016年春季,作为“野菜小王子”系列主打产品,迟得双从制作蒲公英茶入手。“起初我从村里聘用留守妇女,从事采摘野生蒲公英、产品生产加工和制茶包等工作。”迟得双介绍说,“产品出产后,我开始在线上推广,其中仅蒲公英茶包一项,就拿到了很多订单。”有了前期基础,他开始线下销售,2017年春节前,迟得双相继推出了马齿苋、野苋菜、野生苦菜等野菜系列及野生肉蘑、黄蘑等野山菌系列,同时还推出了1000份高端野菜大礼包,主打起年货市场。

  迟得双的小试牛刀,没想到竟然受到了很多反馈和关注。亲朋好友们相继给他提出了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乡亲们也越来越认可他。一开始,主动报名为迟得双送野菜的只有七八户村民,慢慢地,村民越来越多,现在全乡长期稳定给他采野菜、供货的村民有近40户左右,大都是低收入户。感受到村民的信任,迟得双创业动力倍增。他感觉,自己光卖野菜,带动示范作用还不明显,他的另一个计划,是在当地创立一个野菜农庄,开发“野菜宴”,让更多的村民从中直接受益。

  这一次,他把农庄地址选在了小观头村。之所以选择小观头村,迟得双觉得一方面是因为小观头是个小村,容易着手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小观头村是全乡的一个低收入村,开发程度较低。与山野菜公司不同,开发农家院项目,工程量更为庞大,精力和资金投入也更多。为了支持迟得双创业,前不久,妈妈和弟弟从黑龙江专门来到北京。妈妈平时负责做饭,弟弟则负责给迟得双开车,打下手,处理各种繁杂事务。

  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备,迟得双的梦想基地——野菜农庄终于开业了。野菜农庄的核心是“野菜宴”。“我计划先自己把野菜宴研究透、做成熟,然后再给当地的其他民俗户免费做培训、做推广,争取在刘斌堡乡形成一个地区品牌。”此外,他还在刘斌堡乡政府的协调帮助下,集中村里150亩剩余土地用来种植油葵,开发一个油葵主题景区和开心农场,让村民实现土地分红。

  迟得双的两个项目,目前在当地至少造福了70余户村民。 “现在农村老龄化严重,需要年轻人注入活力。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真心想把农村变得更好!。”在野菜庄园的百亩葵海里,迟得双专门用特殊的红色葵花,勾勒出“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字样,这是他心声的表达。

  “山村不富,我就不走!” 他的愿望是,和当地村民、干部一起,把小观头村打造成延庆民俗旅游的名村、明星村,为村民增收致富做点实际的贡献。现在他也正在申请成立合作社,把蒲公英茶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让更多人获利。当有人问及他村官期满以后的打算时,他坦言,“山村不富,我就不走”自己没有想的太远,现在需要全身心的把产业做好带动当地经济,实实在在的做出成绩再考虑下一步。

  除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他如今还筹备着将当地村民的特色民俗展演引入农庄,大迟的妈妈每天晚上带着村民在农庄跳广场舞。他有个美好的愿望,让村民在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得让他们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日子过的红火热闹起来!


技术支持: 义斌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