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

 清风徐来,树影婆娑,一身白大褂的施会书站在普洱市思茅区六顺镇嘎里村一处半山坡上,一把接一把地将玉米撒下去。一时间,刚才还在满山撒欢的鸡群急忙忙赶了过来,尽情享用“大餐”。

  “要不是农信社,我们的生活哪里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今年34岁的施会书还是个“单身汉”,之前一家四口靠种咖啡和玉米为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他家加入了省联社捐资组建的嘎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了从鸡苗、资金到技术等全方位帮扶,养殖规模从166只逐渐发展到6000多只,成为合作社重点扶持的5个“养鸡大户”之一。

  2016年,全家年收入从1万多元增长至五六万元,不仅实现了脱贫,还盖起了新房。今年,预计养鸡总收入将突破20万元,他正计划申请贷款,继续扩大规模,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脱贫之后,一家人现在就盼着我赶紧‘脱单’了。”施会书脸上挂着期盼的笑容。

  思茅区六顺镇嘎里村和高笕槽村是省联社的“挂包帮”扶贫点。省联社驻村扶贫工作队总队长、思茅区委副书记(挂任)李珂介绍,为壮大该村的集体经济,在去年省联社捐赠100万元资金,帮助两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针对合作社市场竞争力弱和风险防控意识差等问题,省联社和思茅区政府再次分别捐赠10万元资金,支持两村的合作社入股普洱市思茅区六顺生态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并成功引进昆明市普洱商会11位企业家70万元的增资入股,不但实现了该销售合作社的企业化和专业化运营,并通过成熟的销售渠道保障挂包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

  如今,该销售合作社在安宁市建立了养殖产品中转基地,这些“嘎里鸡”已在昆明直营店上架,因其生态养殖而口感绝佳,大受消费者青睐。5月份至今,销售合作社已向养殖合作社订购了3批、共1100只土鸡。

  在做好养殖技术培训的同时,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两个村的养殖方式正从“农户散养”逐步向“养殖大户+农户散养”模式转变,搭建了“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模式,养殖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凸显。高笕槽信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鸡蛋还入驻省农信社电子商城,嘎里鸡也将“飞天触网”。

  “以前这些都是喀斯特地貌的荒地。”李珂指着一片整齐的山坡说,这是投资了680万元的嘎里村土地整治项目,通过清理整治,并在生产道路旁配备了49口水窖,嘎里村新增了2000多亩土地,开始种植澳洲坚果和紫玉米。此外,在思茅区联社的帮助下,高笕槽村和昆明范格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种植黑木耳达成协议,目前已有3户农户准备种植。

  从嘎里村出来,汽车在云遮雾罩的崎岖山路上行驶,忽闻山间传来“中国之声”广播,这是高笕槽村高山寨村民小组张寿荣家的种养殖基地。在这片近40亩的坡地上,一家人不仅种植当地特色产业茶和咖啡,还养着2000多只鸡。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我懂得运用贷款加速产业发展。我家也是村里最早申请信用贷款的,我特别珍惜‘信用’。”他骄傲地说,由于信用良好,张寿荣现已获得农信社15万元的贷款额度,如今他正在酝酿自家的“发展规划”,准备继续扩大种养殖规模,带动村里的产业发展。

技术支持: 义斌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