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看巫溪|土城“小魔芋”释放增收“大魔力”到巫溪,必吃烤鱼。 享受美味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大部分口味的烤鱼中都有一种配菜,吃起来QQ糯糯,爽滑劲道,它就是魔芋,其名字就如同口感一样充满了“魔力”。 因热量低、口感独特,魔芋深受吃货们的青睐。巫溪县土城镇也抓住市场风口,带领老百姓种上了致富果,让魔芋成为了全镇的支柱产业。 当下恰逢魔芋丰收季,华龙网记者走进土城镇,为你探访这个“小魔芋”的“大魔力”。 返乡创业有盼头 种了三年魔芋今迎丰收年 10月26日的清晨,土城镇黄龙村4社秋雨绵绵,寒风阵阵,村民廖焕松起了个大早,吃过早饭,背上背篓,哼着小曲往魔芋地走去了。 廖焕松家所处位置海拔达到1000米,再过几天魔芋就要开始丰收了。这几天,廖焕松只要一空闲下来就要去魔芋地里转转,看着长势喜人的魔芋苗,廖焕松不仅感叹:种了三年的魔芋,今年总算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廖焕松说,三年前他和妻子都在武汉务工,2020年初经过一家人商量,最终决定两口子在家门口发展。“在外面打了几年工,也有一些积蓄,就一直都想发展点产业。” 发展什么呢?养殖业风险大,种植业又需要技术……这些摆在眼前难题一直扰着廖焕松。 看到村支书罗永超带头种植魔芋,廖焕松也想跟着试试。“魔芋祖祖辈辈都在种,我们这个地方也肯长魔芋,这是一个不错的产业,既然村里的干部都在带头种,肯定有发展前途。”廖焕松说。 第一年,廖焕松种了1200斤魔芋种,家里的10余亩田地全部都种上了魔芋。 由于缺乏技术和管护,第一年的收成并不理想。从去年开始,廖焕松就开始四处取经学技术,“魔芋最重要的就是管护,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如果管护不当这一年就白种了。这两年是边种魔芋边学技术。”廖焕松说,魔芋怕晒,他就在魔芋地理套种玉米来给魔芋遮阴,如今魔芋长势如何,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他也从一个技术小白到了魔芋专家。 今年廖焕松又扩大了种植规模,在村里流转了30亩土地,种植面积达40亩,成了黄龙村的种植大户之一。廖焕松说,土地按照400元每亩流转,农忙时老百姓还可在他的魔芋基地里打零工。“120元1天,最多时候都有10多号人,每年工资都要开好多。” 今年40亩魔芋长势喜人,让廖焕松看到了希望。“大的魔芋有3至4斤重,如果碰到行情好,收入应该还不错,也能弥补一下前两年的损失。”廖焕松说,今年预计每亩能卖3000元左右,总体收入估计10万余元。 “以后担心种了没得人来收,现在是工厂就建在身边,不怕没得销路,这也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发展信心。”西坪村魔芋种植大户罗朋辉说。 把工厂建在基地 百姓种了不怕没销路 霜降过后,土城镇高海拔地区的魔芋逐渐进入丰收季节,在西坪村和黄龙村不时可以看到百姓挖魔芋的丰收场景。 高海拔地区的田间地头丰收魔芋忙,位于和平村的魔芋加工厂建设同样是热火朝天,工人们正在加紧安装照明灯和动力设备,再过几天工厂里的设备将进入试机状态,在魔芋大丰收到来时工厂也将同步投产。 今年70岁的冉龙云是魔芋加工厂的负责人,跟魔芋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看到眼前的工厂一天一个变化别提有多兴奋。 “我从90年代开始在巫溪推进魔芋产业,如今在土城镇看到工厂建设投用成就感满满。”冉龙云说,还有半个月土城镇的魔芋将进入大面积丰收,工厂一定要在丰收前完成各项设备的调试,为投产做准备。 冉龙云说,土城镇是巫溪魔芋的主产区,把工厂建在基地里,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往种植魔芋,没有加工厂,魔芋往外运输,物流成本非常高。我们通过将鲜魔芋进行粗加工成精粉,将大大提升魔芋的价值,同时,老百姓也不用愁地里的魔芋没人收了。” 据土城镇镇长廖贤春介绍,土城镇魔芋加工厂1期投资450万元,具备年加工鲜魔芋3000吨,产精粉250吨能力,产值1700万元,增加村集体经济10万元,每年增加税收2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个。同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 让魔芋成为百姓致富的好产业 土城镇位于巫溪县的北方,西溪河上游,背靠城口亢谷,紧邻中梁水库,仰望红池美景。早前土城镇盛产甜橙,当地人称其为“土城”,意为本地橙子,土城因此得名。 近年来,土城镇立足两大定位—县域北方重要门户、特色边贸宜居小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三大产业;突出乡村旅游、城乡建设、生态环保、社会治理四项工作; 据土城镇党委书记冉龙滨介绍,两年来,土城镇大力发展魔芋种植产业,目前在地魔芋面积3000余亩,还招商引资新建魔芋加工厂,今年将正式投产使用,预计年收入1500余万元。 下一步,土城镇将在魔芋产业上积极发力,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外,基础配套也将同步跟进。“例如完善好魔芋基地的基础配套,魔芋管护技术的培训,以及从粗加工探索深加工,真正让魔芋产业成为土城百姓增收致富的好产业。”冉龙滨说。 冉龙滨说,魔芋种植是土城镇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产业的一个方面。土城镇党委政府结合镇情实际,以党建为统领,发展种植产业,积极壮大集体经济,倡导村民就近务工。同时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探索发展鲟鱼养殖、高山避暑等项目,让群众增收致富选择面更广,不断推动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