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热点聚焦 >> 辽宁建平:“小杂粮”做出“大文章”
详细内容

辽宁建平:“小杂粮”做出“大文章”

朱宏 梁克红 徐海泉 仇菊 郭燕枝 黄家章 朱大洲 孙君茂

  农产品营养标准是营养导向型农业的技术支撑,是指导育种、种养殖管理等农业生产工作的总纲。运用标准化手段规范营养导向型农业的各个环节,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对于我国农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农产品营养标准仍处在起步阶段,仅有部分农产品标准包含营养成分指标,未形成层次清晰、标准化对象明确的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构建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时应整合专业力量,完善组织保障,遵循科学合理、配套融合、动态开放原则,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合理制定标准。

  营养和安全是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内涵,缺一不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日益关注农产品营养品质和饮食健康,近年来,我国居民膳食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发展营养导向型农业、建立农产品营养标准体系势在必行。

农产品质量分级工作逐步开展

  从20世纪末期开始,在逐步实现农产品丰年有余的基础上,伴随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主要大宗农产品行业逐步开展农产品质量分级工作,建立了等级规格标准体系,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涉及质量分级的谷物标准有85项,果蔬标准约270项,畜产品标准共107项,水产品标准共有118项。国家标准中,虽然专门的分级标准较少,但大部分农产品质量标准都包含质量分级内容。例如,GB/T 10651—2008《鲜苹果》规定了优等品、一等品和二等品的等级规格指标。

  用来区分农产品等级的指标参数是分级的关键。NY/T 2113—2012《农产品等级规格标准编写通则》指出,一般采用外在感官特性或内在品质特征对农产品质量优劣进行划分。感官特性主要指农产品的外观、风味、口感等,内在品质特征以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营养成分作为指标逐步出现在农产品等级规格标准中。例如,GB/T 23234—2009《中国沙棘果实质量等级》中,包含了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总黄酮等营养成分指标。GB/T 6192—2008《黑木耳》中,包含了总糖、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等指标。但是以上标准并未以营养指标作为分级依据,而是统一规定各等级农产品均高于同一数值。另有少数标准,以营养成分作为农产品分级依据,如GB 1352—2009《大豆》中以粗脂肪和粗蛋白分别作为高油大豆和高蛋白大豆的分级依据。此标准规定,一等、二等、三等高油大豆的粗脂肪含量需要分别大于22%、21%和20%;一等、二等、三等高蛋白大豆的粗蛋白含量需要分别大于44%、42%和40%。GB/T 21488—2008《脐橙》以可溶性固形物作为分级指标之一,特等脐橙可溶性固形物≥11%,一等脐橙≥10%,二等≥9%。

营养指标成为食品标准体系中的关键词

  我国于1990年开始发展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即“绿色食品”。围绕绿色食品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有一套相对全面的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标准是绿色食品质量控制技术路线的基本技术支撑,具体包括: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包装及贮运标准和其他标准。完整的标准体系保证了“全程质量控制”。截至2016年年底,现行有效的绿色食品标准有141项,包括基础通用技术标准15项、产品标准126项。

  营养也是绿色食品的定位之一,所以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中也有很多营养指标。NY/T 1043—2016《绿色食品 人参和西洋参》中规定,保鲜参、活性参、生晒参、红参的总皂苷含量需要≥2.5%,西洋参的总皂苷含量需要≥6%。NY/T 1051—2014《绿色食品 枸杞与枸杞制品》中指出,枸杞鲜果和枸杞原汁中的枸杞多糖需≥0.7%,枸杞干果和枸杞原粉中的枸杞多糖需要≥3.0%。葡甘露聚糖是魔芋及其制品中的功能性成分,因此NY/T 2981—2016《绿色食品 魔芋及其制品》中对葡甘露聚糖的含量(干基)有详细的规定,例如在纯化魔芋粉中要求≥80%,在特纯魔芋膳食纤维中要求≥85%,在魔芋丝中要求≥30%。

  为优化粮食供求结构,实现粮食供给从解决“吃得饱”到满足“吃得好”的转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实施了优质粮食工程“中国好粮油”行动,并制定了“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中国好粮油”标准一方面为了提升粮油产品的品质特性、安全特性和营养特性要求,另一方面对生产过程提出明确要求,包括原料品种、产地环境,对有机肥料占比、烘干储存作业记录、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等都提出了相应要求。“中国好粮油”系列标准中,采用了更多的营养成分(蛋白含、脂肪、淀粉以及功能性成分)作为农产品品质指标。例如LS/T 3112—2017《中国好粮油 杂粮》在杂粮基本的质量指标上增加了针对不同用途的营养指标。本标准规定食用大麦的直链淀粉含量需≤15%,β-葡聚糖含量需≥5.0%;燕麦和燕麦米蛋白含量和β-葡聚糖含量需分别≥15.6%和≥4.0%;苦荞中抗性淀粉含量需≥25%,黄酮含量需≥2.0%;藜麦米蛋白含量需≥15%;薏仁米脂肪含量需≥5.0%。LS/T 3113—2017《中国好粮油 杂豆》对豆类的蛋白和淀粉含量做了详细的规定,蚕豆中蛋白质和淀粉需分别≥28%和≥48%,豌豆需分别≥24%和≥55%,鹰嘴豆需分别≥26%和≥57%。

  近年来,随着营养导向型农业的兴起,很多围绕提高农产品营养品质的产业快速发展,例如富硒产业。富硒农产品相关标准也相继出台,2011年国家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对食品营养标签中硒含量的要求分为硒来源(含有硒)和硒含量高(富含硒)2个级别。关于富硒大米,原国家粮食局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地方政府则颁布了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 345.3—2002《富硒稻米产品质量标准》、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790—2004《富硒大米》、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847—2008《富硒大米》。富硒茶方面,主要有供销行业标准GH/T 1090—2014《富硒茶》、农业行业标准NY/T 600—2002《富硒茶》、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1752—2012《地理标志产品石台富硒茶》、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 307.1—2013《紫阳富硒茶》、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342—2006《恩施富硒茶》、DB52/489—2005《凤冈天然富锌富硒绿茶》等。此外,还有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211—2002《富硒食品标签》、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 566—2009《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 556—2012《富硒食品与其相关产品硒含量标准》等通用地方标准。


技术支持: 义斌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