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热点聚焦 >> “三农”强富美的长治答卷
详细内容

“三农”强富美的长治答卷

 山西长治,地处太行山巅,壁立千仞中水天一色,有“与天为党”之说,史称“上党”。

  山西长治,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有羿射九日、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有神农尝百草、得五谷、教民稼穑的典籍记载。

  山西长治,上党战役之后成为我党解放的第一座地级城市;肇始于平顺西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引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造。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长治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等荣誉称号,还是全国首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市和现代农业示范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的“三农”思想,长治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用绿色有机将农业做强、“五道五治”让农村变美、“一村一品一主体”支撑农民致富,打响了上党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战役。

  “五道五治”美丽乡村的长治路径

  今年,在外地工作多年的刘留柱老人回到老家长治市襄垣县下良镇强计村,看到干净整洁的老街道、篱笆墙,抚摸着村口的老石磨,感慨万分:“到家了!这就是梦里的故乡,这就是难忘的老家!”

  刘留柱老人的获得感源于长治市委市政府推动的“五道五治”工作。2016年12月1日,长治市按照“治好、治美、治顺、治彻底”的要求,在全市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五级道路沿线开展了治违、治乱、治污、治路、治理的“五道五治”整治行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长治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二,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城镇、乡村仍面临着严重的“环境病”,临街违建严重,墙体乱涂乱画,垃圾乱堆,杂物乱放,严重影响着长治市的整体形象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

  由此,围绕打造“美丽中国”老区样本的目标,以“五道五治”为抓手,长治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行动领导组,率先在全省扛起了重塑山西美好形象、建设“美丽山西”的长治担当。

  从高位推动、高力度落实、高要求行动到全民参与、高起点规划建设,长治市的“五道五治”工作不仅是一个突击治理的过程,更是一个积累治理经验、探索长效机制、创建特色美丽乡村的过程。

  “就在几个月前,这儿还是垃圾遍地、恶臭扑鼻。”襄垣县古韩镇西垴头村正在跳舞的村民杨志霞调侃,“你看现在多美!就连在太原上大学的女儿放假回来,都不认得咱村了。”

  328个行政村,村村皆有“风景”。立足既有条件,摒弃“千村一面”,襄垣县“依山建山庄、傍水建水乡、路路有特色、村村可观光”,实现“一村一品、一路一韵”。

  长治五道五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在全省得到了推广。今年6月1日,山西省在长治市召开了全省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现场推进会,开启了全省3个月乡村人居环境大整治行动。会上,省长楼阳生说,长治的美丽乡村,赶得上江浙乡村的发展水平了。

  当下,长治市正在积极规划发展全域旅游,假以时日,长治的美丽乡村将成为农民增收的美丽经济。

  绿色有机现代农业的长治探索

  屯留县渔泽镇岗上村的常连有是一个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往年他主要以玉米种植的机械化服务为主。今年,老常投资40万元购买了两台谷子收割机和一台谷草打捆机,给村里一个1500亩的富硒谷子绿色高产创建种植基地服务。

  “已经试验成功了。伏天时,隔一天1000元的收入。”长子县是中国青椒之乡,30年来,土专家李生贵创造的生贵式大棚,低成本解决了绿色蔬菜种植的春提早秋延后问题,成为北方蔬菜种植的装备集成技术模块加以推广,率先攻克了青椒、西葫芦的病毒病。如今,70岁的李生贵仍然在儿子李强的基地研究高温环境下青椒授粉课题,增加本地蔬菜高温时段的供给能力,实现青椒增值。

  老常的转型和老李的升级是长治市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一个小缩影。用李生贵的话说,他们还不是龙头带动,而是“龙身推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国都在抓,特色农业全省都在干,长治怎么搞?长治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农村工作会上提出了长治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理念。

  由此,长治市围绕绿色有机谷子、高粱、蔬菜、中药材、食用菌、干鲜果、畜禽养殖等重点特色产业,提出了打造全国绿色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市的目标。

  沁县晋汾高粱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种植户”的发展模式,在13个乡镇237个村种植酿酒专用高粱,和种植户签订种植协议书共签订3.4万亩,公司大力推行绿色高粱种植生产技术,在沁县册村镇、郭村镇、故县镇、段柳乡四个区域内种植的两万亩高粱已被认定为绿色食品。种植酿造汾酒专用绿色高粱成为沁县农民调产增收的首选项目。

  今年,长治实施了有机封闭示范区创建,划定一定区域,围绕区域特色产业,按照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推动农业生态系统封闭运行和良性循环。

  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说,长治创造出的经验为全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树立了标杆。明年,山西省将推广这一做法,择优创建30个1000亩以上有机旱作封闭示范片,力争到2020年建成100个。

  特色产业脱贫致富的长治实践

  前些年,平顺县东寺头乡秦光村贫困户万松吉,种着10多亩玉米,产量和收入都不高。“振东集团免费发放柴胡种苗,我种了13亩,每亩能收250斤左右干柴胡。每亩地纯收入2500元,比起种玉米亩均增收2000元。”在企业的带动下,万松吉靠着中药材种植实现了脱贫。

  近年来,平顺县提出建设“全国一流中药材基地特色县”,大力开发中药材产业,推进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太行山区产业扶贫新路径。

  到2016年底,全县种植和野生抚育中药材面积达到50.34万亩,中药材重点乡镇发展到7个、种植村202个、种植户2万户,其中贫困户4000余户、贫困人口1.2万余人,中药材总收入达到2.16亿元,农民人均药材收入1600余元。在产业的带动下,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5.35万人,下降到2016年底的2.8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下降到21%,中药材产业已成为平顺农民群众脱贫增收的主要渠道。

  武乡县依托大山、多维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核桃、梅杏、油用牡丹等产业,2017年75个脱贫村和2018年76个贫困村全部确立了“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规划,确立了以核桃、梅杏、中药材等为主的76个种植村和以生猪、肉鸡、肉羊等为主的42个养殖村,实现了村有产业、有带动企业、有合作社,贫困户有项目、有劳动能力的有技能。

  平顺县、武乡县统筹产业振兴和产业扶贫,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破解了产业不带农,扶农不扶贫的问题,成为长治市特色产业支撑农民增收和贫困户脱贫实践的精彩缩影。

  近年来,长治市以发展产业抓布局、引领带动抓龙头、创新机制抓合作社、提升技能抓培训、精准到户抓项目为手段构建“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格局,以“五大引领”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进行了产业支撑农民必须富的长治实践。

  今年初春,全国产业扶贫山西长治现场观摩会在长治召开,推广了长治市产业扶贫的做法。由此,该市交出了农业如何强、农村如何美、农民如何富的长治答卷。


技术支持: 义斌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